找到相关内容346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如本法师答:修行者要如何坦然面对死亡’?

    ,反正离我们甚远,何况谈到死字似乎是一种忌讳,如此死字便成人们不关心、不思考的问题,也因此成了大问题。   诸君大德!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自己面对死后的去处一概无知(万丈深渊,大黑洞一般),因...;诸佛菩萨圣僧们因断无明烦恼而净化生死,是故无生死无轮回,若来人间只是示现度众生,游戏人间一般而已!   修行者面对死亡应有的心态与认识,引用经典大意叙述四点供给同参大德:   一、无修行的凡夫...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121312940.html
  • 临终偈言集

    临终偈言集福 星   念佛行善,临终受益。看破放下,得大自在。  1.面对死亡毫无惧色,身心安宁绝对自由的高僧,在佛教史上实在是多不胜举。但最最令我刻骨铭心的,还是一位历尽艰辛的求道者,他在老病...。生死在他的眼里,也只是“一滴朝露”,而生命的永恒却是像“夜松声”那样天籁般自然的美好。  ……真正做到面对死亡的来临时,心怀喜悦和洒脱,充满了生命彻底解放——绝对自由。犹如春天百花的芬芳,夏季微风的...

    福 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4852316.html
  • 解脱者的法语

    解脱者的法语  念佛行善,临终受益。看破放下,得大自在。  1.面对死亡毫无惧色,身心安宁绝对自由的高僧,在佛教史上实在是多不胜举。但最最令我刻骨铭心的,还是一位历尽艰辛的求道者,他在老病交加的临终...他的眼里,也只是“一滴朝露”,而生命的永恒却是像“夜松声”那样天籁般自然的美好。  ……真正做到面对死亡的来临时,心怀喜悦和洒脱,充满了生命彻底解放——绝对自由。犹如春天百花的芬芳,夏季微风的清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21266296.html
  • 寂灭为乐 乘愿再来——追悼法鼓山圣严长老

    长老多年来饱受肾脏病所苦,年初因为多发性肝脏肿瘤住进台大医院,之后虽短暂出院,但没多久再度入院治疗,在接受多次抢救后,病况并未好转。然而,长老看待生死是非常洒脱的,在面对死亡时,也依然了了分明,“无事忙...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就是这份对众生的大悲大愿,即使无数次与病魔搏斗也无碍他弘法利生;面对死亡,反而有更深入的体会。他曾说:“佛法的慧命,不在于个人的成就;生命的价值,也不仅限于历史上的纪录。”因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5868496.html
  • 临终的尊严

    知了真相以后,病人诚然会感到绝望,但这种绝望要比那种因为被欺骗然后又识破欺骗所感到的绝望好得多,他至少可以由于受到信任而产生出自己面对死亡的尊严感和勇气,并且有可能在坦诚的气氛中与医生和家人进行正面的...抵御之时,就应该停止这个搏斗,共同来面对死亡。在这种情形下,患者自己的任务是怎样以尊严的方式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医生的任务是为此创造条件:包括肉体上的解除疼痛和心理上的克服恐惧,这就是临终关怀的要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324981209.html
  • 临终关怀意义

    病人微笑着面对死亡。这是对病人的最好的心理支持,病人希望能够在自己最后的时刻见到自己的亲的;否则,如果去世时见不到亲人,会觉得遗憾。所以我认为此时此刻不应让家属回避而应让家属握住病人的手,给以其亲人临终的关怀。而并不是医护人员单方面 的临终关怀。当医学对于绝症末期患者在救治上确实已经无能为力时,如何使患者获得临终的尊严;而当死亡已经明显地不可抵御时,就应该停止这个搏斗,共同来面对死亡。在这种情形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325081210.html
  • 老年佛教徒的生死观之研究-以弥陀净土法门为例

    娑婆世界与西方净土的观念》、《老年佛教徒面对死亡的观念》、及《老年佛教徒来世乘愿再来娑婆世界的憧憬》等五个主题命名,依此五个主题于第四章分成五节,讨论与分析老年佛教徒信仰净土法门,与其生死观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结论可归纳为六个层面。一、以阿弥陀佛作为信仰中心,虽然老年佛教徒信仰净土法门,无论观念或实践方面皆以阿弥陀佛为中心,但是不同的老年佛教徒在观念上或实践上仍然有程度深浅的差异。二、面对死亡...

    释慧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31663663.html
  • 从“中阴得度”和“念佛救度”看佛教的死亡教育

    为:死亡教育系指探究死亡、濒死与生命关系的历程,能增进吾人觉醒生命的意义,并提供吾人检视死亡的真实性及其在人生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与重要性。其目的在于帮助吾人以虔诚、理解及庄严的态度面对死亡死亡的准备。...无处可逃的恐怖威胁。就宗教哲理的胜义层面而言,虽然有生命不死的超越境界,但对大多数人而言,面对现世死亡与丧亲经验,相对意义的死亡依旧是哀伤、痛苦、恐怖而又无可逃避的现实。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人口老化...

    彭兰闵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23188956.html
  • 生之价值与死之沉思

    的走过人生最后一段路。临终关怀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死亡的学习,让病人了解死亡,学习死亡,因而接受死亡的事实,坦然面对和接受一切即将面临的问题,有尊严的死去。“学着如何死亡,你就学到如何生活。"死亡是...—对生的渴望与对死的拒绝,当一个人不再害怕痛苦、死亡而是接纳、面对、投入生命中时,他就会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刻的体悟。墨瑞教授对死亡的体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积极的案例,他认为“生命若要有意义,就得去爱别人...

    刘建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20986941.html
  • 认识死亡 了悟人生——读《西藏生死书》的启示

    感触,对这本蕴藏有深奥的佛学智慧的巨著给我带来的启示,禁不住想写点什么。  几乎每个人都害怕死亡,但又不得不面对死亡。万事万物有生必有死,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死亡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我们,但是大多数...心带回家,带回它的真实本性,就能把握生死,从而勇敢面对死亡。按照《西藏生死书》中的有关禅修的教法,我采用先静静坐下,然后呼气,告诉自己放下一切,最后放松,自然吸气。这样反复一会儿,心里十分轻松。对于...

    慧 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1440648.html